真空压榨辊内部真空室如何分区控制压榨力?
真空压榨辊内部真空室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分区控制压榨力:
真空室结构设计
多室真空室:将真空室沿辊子的轴向或周向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小室。例如,在造纸机的真空压榨辊中,常见的是沿轴向分成若干个小室,每个小室都可以独立地控制真空度。这样可以根据纸页不同位置的脱水需求和压榨力要求,精确地调节每个小室的真空度,从而实现分区控制压榨力。
可调式真空室:真空室的宽度、角度等参数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如辊体中间有调节杆,可调整真空室的工作宽度;操作侧基座上有涡轮涡杆系统,用以调节真空室的角度。通过改变真空室与辊壳表面的相对位置和覆盖范围,控制不同区域的真空作用面积和强度,进而实现对压榨力的分区控制。
真空度调节系统
独立的真空管路和阀门:为每个真空室配备独立的真空管路和控制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可以精确控制每个真空室的真空度。例如,在一些大型造纸机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纸页的定量、水分等参数,自动调节各个真空室的阀门开度,以实现较佳的压榨力分布。
压力传感器反馈:在每个真空室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真空室的压力变化。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压榨力曲线和实际压力值,自动调节真空度,确保每个区域的压榨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配合压榨部其他装置
与毛毯配合:毛毯的特性和运行状态会影响压榨力的分布。通过选择合适的毛毯材质、厚度、透气度等参数,以及保持毛毯的清洁和良好的张紧状态,可以使真空压榨辊在不同区域与毛毯形成合适的压力分布,配合真空室的分区控制,实现更精确的压榨力控制。例如,在纸页的边缘部分,由于水分分布和纤维交织情况与中间部分不同,可以通过调整毛毯在边缘区域的张力或使用特殊的边缘毛毯结构,结合真空室边缘区域的真空度控制,来实现均匀的压榨力分布。
与压辊配合:真空压榨辊通常与其他压辊组成压榨部。通过合理设计压辊的直径、硬度、中高值等参数,以及调节压辊之间的线压力和偏心距,可以改变纸页在压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再结合真空室的分区控制,进一步优化压榨力的分布。例如,对于车速较高的造纸机,适当增加压辊的硬度和线压力,并通过真空室的分区控制来调节不同位置的脱水速率,可以提高纸页的脱水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