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真空压榨辊轴承出现磨损的三个主要原因你知道吗?
在真空压榨辊运行过程中,轴承出现磨损的问题是经常发生的,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压榨辊轴承位工作温度高、真空压榨辊吸收纸张水分时湿气较大、设备长期运行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变形等。目前,许多造纸企业也选用了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修复,使得设备真空压榨辊能够长期正常稳定的运行。
1、设备简介
真空压榨多用于中、高速纸机。真空压榨的上压辊为石辊,下压辊为真空压辊。真空压辊位于纸机的四辊三压区,其构造与真空伏辊及吸移辊基本相同,辊壳由青铜或不锈钢铸成,辊壳的厚度由需要的刚度和强度来决定。纸机的其他工作参数如车速、真空度等不变,辊壳愈厚,脱水能力愈小。高速抄纸时,毛毯和湿纸的水分被吸出之后,经过辊上眼孔,几乎来不及达到真空室中便转过真空吸水区,然后被辊子的离心力抛入白水盘。真空室的作用仅用来抽吸壳眼孔中的空气,辊壳越厚,抽吸空气的体积越多。所以,采用高强金属制成辊壳较薄的真空压辊,有利于提高压榨脱水效率。
真空压榨可以从湿纸中脱去更多的水,与普通压榨相比可提高出纸干度,纸幅也较少压溃,沿横幅宽度上脱水比较均匀,毛毯较能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但是真空压榨也有其缺点,如辊体强度被减弱,结构变得复杂,由于需要抽真空致使动力消耗增大,产生噪声污染,对某些纸种纸面上可能出现的孔痕。
2、设备问题与原因分析
真空压榨辊传动所用轴承一般为双列调心滚子轴承,轴承与轴热装后直接配合。根据各种磨损情况的出现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磨损原因:
(1)压榨辊轴承位工作温度高,在正常生产运行中轴承处在密封环境中正常运行温度相对较高,轴承的各个构件都会因此受热膨胀,更容易使物料侵入附着,造成轴承滚动体运行阻力增大,使滚动体表面出现小麻点或坑状剥落,而剥落的金属会附着在滚道表面上导致滚道表面粗糙化。
(2)真空压榨辊吸收纸张水分时湿气较大,密封不严生产中飞溅的纸毛会侵入轴承,且无法清除,进入滚珠致使轴承润滑效果下降,滚柱运行阻力增大摩擦内圈,使内圈受热膨胀出现间隙,造成磨损。
(3)设备长期运行,轴承及轴承位由于金属本身特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变形,无法确保轴承内圈在安装时的过盈量,使其预紧力量不足,造成轴承内圈相对转动,造成轴承位磨损。损坏部件及使用环境
3、传统修复方式的优劣势分析
(1)传统修复模式
目前修复压榨辊轴承位的常用方法是刷镀、镶嵌轴套、堆焊、热喷涂、激光融覆等。但这些方式由于现场修复的局限性,以及后期热应力的问题无法满足修复效果,反而极易造成修复位置处产生变形,甚至裂纹,导致轴的报废。
(2)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
高分子复合材料2211F是一种用于抗高温、抗强腐蚀并可以机加工的金属修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机械性能,能够很好的缓冲和抵抗机械运转过程中受到的综合机械力。并且高分子材料进行修复,可以更好的确保机件之间的100%面配合,而且材料具有金属材料不具备的退让性可以很好地吸收辊体的冲击力。以前后轴肩作为定位进行修复确保了修复部位的精度,从而确保修复后的应用效果。
当真空压榨辊使用过程中出现轴承磨损的现象,首先要分析原因所在,再根据不同磨损情况采用不同修复方案实施在线修复,这不但是造纸企业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手段,而且修复部件可以满足数年乃至更长的使用周期,目前采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方法有效解决了真空压榨辊轴承磨损的问题。